2005年8月4日星期四

快乐童年

偶尔看到网上写年少时的玩物,回忆起以前小时候自己来
象棋

其实想来我最早接触的玩具可能就是象棋了,因为父亲对象棋有执著的、固执的、着迷的爱好,因此从小家里最不缺的就是象棋。
但是我不是象棋神童,因此象棋在我手上全成了木头玩具。
最早在我的记忆深处象棋是和水一起玩的,在小小的平房花园里,接一桶水,里面泡上象棋和几个葫芦可以玩上一个下午。具体怎么玩,不记得了。只有零碎地记忆片断:红砖铺的地,两间面积不大的平房,院里养着鸡,种这一棵似乎永远没长大苹果树,我就在这儿之间,蹲在水桶边,傻呵呵的玩。
再大些,象棋是用来摆兵阵的,现在回想起来也是觉得奇怪,好像当时并不完全知道象棋上的字到底是什么,但是一样可以分开什么是兵,什么是将,7、8副大大小小的象棋,全部都用来摆兵阵,一方是红色的,一方是黑色和白色的。官职大小先以象棋个体大小决定,然后按象棋的将-车-马-炮-兵排列。最大的感觉那时跟我脸差不多大,不过现在看上去也就那么一点;小的和大拇指指甲差不多。摆好兵阵就是开打了,还记得士和象和保镖一样在将帅身边,搞个木头板凳坐城门,城门上好像还有绳子做控制(呵呵,小时候还正能折腾)。用床,米袋子、桌子、椅子搞成各种环境,两方移动一边进行战斗。可怜黑色和白色的象棋全是失败的一方,估计是小时候受到红军的影响,哈哈。所以小时候老爸的象棋坏的最多的是黑白色的棋子,你想想,先是水泡,然后是“摆棋战”中失败,被我不知道要“鞭尸”多少次,再好的木头也要裂了。
最后象棋当然还是回到了棋盘,不过可惜我的象棋水平永远是那么臭。没有多少机会能真正的和父亲下过几盘。
工具


工具也是可以作为玩具的,父亲是个工程师,搞机械制造的,家里什么工具都有。受父亲影响对于工具出奇的爱好,于是父亲在他的工具箱里找来好多小扳手,小榔头,小起子,...还特别的做了个小箱子,说是给我的工具。从此家里的电器、玩具就没有几个完整的。父亲经常拿着竹竿追着打我,却从未收回过这些小工具。
华容道


华容道是我最为自豪的玩具,最早的记忆和象棋也在同一段时间。父亲带家人去库尔勒的爷爷,看了个杂志,上面有华容道的游戏解说。回到乌鲁木齐后父亲找来一些三合板和不知哪来的木头,精心的做了个华容道的积木。还记得当时最后一个积木是父亲叫我拽着木头他剧的,后来简单的刻了字划上钢笔墨就成了华容道。三合板用做华容道外部的框架。不过父亲没有花多少时间教我怎么玩,所以最后他们也成了我兵阵里的一分子。可惜的是我当时不知道这个东西多重要,积木没用多久就没剩几个了。最后剩下的好像也只有个“兵”,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像象棋的原因。
自豪是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父亲亲手做的玩具。
钮和铁圈


钮:即陀螺,但是小时候一直叫“牛”,到底怎么写,确实不清楚。只记得小时候冬天就是打钮,夏天就和院里的孩子一起滚铁圈。乌鲁木齐的冬天还是挺冷的,到了冬天一群伙伴一人一个钮,拿到院里看谁的钮转的利害。我的钮是钢作的,圆柱体上有几个简单的花纹,下方有个柱子嵌在里面,也是老爸用厂里的边角料给我加工的。铁圈就简单了,尤其是我们这样厂区长大的小孩,几乎人手一个。
竹板

竹板多是从当时的竹筐上拆下来的,好的竹板要宽,最好没有竹节,用来干什么呢?呵呵,滑雪,一脚踩竹板,一脚蹬,冬天上学放学多是用这个交通工具,有时候可以在教室的暖气上看到好多竹板,每个人都会为找到一个又宽又结实竹节又磨得光滑的竹板而骄傲。

随便写了写,好玩的东西太多了,童年的回忆总是那么幸福。


猛然发现好多玩具都和父亲有关系,就把他献给我敬爱的父亲。

没有评论: